广告

贷款要先存钱才能下款的吗?

  银行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贷款利息超出存款利息的部分,可以通俗理解为银行的利润空间。这样人们似乎可以按照工厂和商店的模式,把存款理解为银行的“原材料”,贷款是银行加工出来的“产品”。于是一个直白的概念可以得出:银行必须得先吸收存款,才能发放贷款。

货币乘数理论的谬误

  在一些教科书中解释银行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是会引用一个假设:世界上没有银行,只有住户和中央银行时,所有的货币全部是现金,货币总量是100。出现银行之后,住户把100现金存入银行,央行扣除10%准备金之后,银行用剩下的90元现金发放贷款(必须假设前面的100元不取出来),住户B收到90元贷款后进行流通,形成90元存款,扣除10%准备金后剩下81元继续发放贷款……..这个过程不断反复,社会中流通的货币会不断增加。

  以货币乘数理论的观点,银行放贷款的来源就是吸收到的存款。

  于是经济学家推导出了一个经典的货币乘数公式:

  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rd为存款准备金率,re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上面的例子里,活期存款总额D=100/0.1=1000元。

  实际上,这个推导过程只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关于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中作用的一种总结。

  由于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经济学家不断往公式上打补丁,货币乘数公式变得无比复杂。由于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太多,通过数学公式来还原经济现象总是会有各种偏差。

  作为一种假设,货币乘数理论默认经济社会中已经存在了100元的初始货币,但却回避了100元初始货币的诞生过程。

神奇的“变钱”魔术

  我们也换一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到底银行放贷需不需要有人提前存钱。

  货币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远早于银行。最早的货币是石器时代的贝币,而银行的雏形则要到唐朝才出现。从本质上来说,只有经济高度发达,人们才有把富余的货币、财物进行集中保管的需要。直到经济活动范围足够扩大,对效率的要求足够高,才出现了纸币形式的“交子”,货币才具有结算功能。

  在古代社会里,人们使用银元、铜钱等实物货币,除非官家铸造新的实物货币,那么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额是恒定不变的。古代社会没有银行卡,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用实物货币支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往钱庄(银行)里存钱,钱庄也就没有多余的钱来放贷。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贵金属为基础发行的货币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二战之后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相继瓦解,我们手中的货币已经不是古代社会的实物货币,现代经济生活下的货币,其实都是信用货币,背后都仅仅代表了发钞政府的主权信用。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业务电算化逐渐兴起,货币从我们手中花花绿绿的票子变成了储存在银行户头上面的数字。

  由于货币的发行已经无需挂钩黄金,包括美刀、软妹币在内的所有信用货币都只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价值符号。作为银行的银行、最终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其实只是央行自己在账本上记一笔而已。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会计核算方式采用的单式记账法,只记载实物现金的增减变化。而虚拟货币的发行方式,就是银行通过“会计魔术”凭空创造出来的。

  我们看一下发放贷款的会计分录:

  借 发放贷款 100万元

  贷 XX企业存款 100万元

  这个分录说的是银行向XX企业在本行的账户上发放贷款,银行的信贷资产增加一笔100万元,同时企业存款增加100万元。

  我们可以发现不需要任何储户或企业往银行存钱,银行也可以“凭空”发放一笔贷款,只要企业不支取任何现金。银行生产“贷款”这种产品不需要任何原材料。

再多说几句

  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听到银行因为“额度不够”、“存贷比超标”而不能如愿发放贷款呢?这是因为银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企业,经营着货币这种非常特别的商品,银行会面临流动性、利率、汇率等各类风险,而往往这些风险发生速度快,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可能会传导至其他银行甚至整个金融系统。为了避免出现经营问题,监管机构会给银行设定流动性指标、核心负债、拆借资金占比、资本充足率等各种指标,从而导致银行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加贷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内容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点击底部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