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个人贷款利率最低的银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实习生陈夏楠 综合整理

【监管与行业政策】

1、清理银行乱收费,银保监会点名通报这4家银行

3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信贷融资相关费用问题典型案例。

部分典型问题通报如下:邮储银行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转嫁抵押评估费;平安银行违反规定与小微企业约定提前还款违约金;邵阳昭阳农村商业银行转嫁抵押登记费;象山国民村镇银行未承担小微企业借款人意外险保费。银保监会表示,将持续严肃治理各类乱收费的行为。

【机构动态】

1、最低贷款利率降至5.4%!蚂蚁、苏宁、兴业花式抢客,但多数消金公司仍在观望

降息大势下,消金机构动作频频。近两日,不少消金机构正在开展各类贷款产品降价营销,其中,蚂蚁消费金融推出的“限时降价”活动,年利率(单利)降至7.3%,苏宁消费金融则对优质客户发放4.5-6.9折的利率优惠,兴业消费金融则面向农村贫困学生,将高等教育贷款利率降至5.4%-11.76%区间。

不过,这些降息并非“普降”,从多家动作来看,如何有条件、针对性地面向特定用户群体降价,已成为各家消金公司唤醒沉睡群体、获取优质用户的有力手段。(北京商报)

解读: 近一年多,在减费让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监管方对于借贷市场做出了诸多规范和要求,推动贷款利率的下行。消费金融公司因为服务客群更加下沉,资金成本也高,因此在借贷产品的年化利率上比银行要高,但其整体利率不断下行也是趋势。

2、金融机构抢滩3亿“新市民” 金融服务推专属贷款成银行切入口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持牌消费金融、金融科技公司也积极深入“新市民”领域。从目前银行涉足“新市民”领域的情况来看,多以推出专属贷款产品为切入口。例如,平安银行针对“新市民”已推出“宅抵贷全国通”等小微贷款产品;重庆三峡银行推出“新市民”专属贷款产品“新渝贷”;大连银行则是出台《大连银行服务新市民18项举措》,其中也包括专属贷款产品等。(证券日报)

解读: 目前来看,所谓‘新市民’其实和此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覆盖的人群是有一定重合度的,此类人群此前也是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重点发展的用户群体。

个人贷款利率最低的银行

3、维信金科2021年净利11亿 信托贷款规模及增信类助贷收入大增

3月23日,维信金科(2003.HK)披露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期内总收入34.58亿元,同比增34.4%,其中利息类收入和支出双降,贷款撮合服务费翻倍,其他收入小幅收窄;实现净利润11.7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69亿元。据披露,报告期内,维信金科的交易总量为340万宗,信贷产品平均贷款规模为1.1万元,直接贷款占比2.7%、信托贷款占比40.2%、信用增级贷款撮合占比53.6%、纯贷款撮合规模占比3.5%,贷款量总计407亿元。

4、“征信修复”套路深 金融机构联手应对

近年来,以“征信修复”“注销贷款记录”等为主要形式的“反催收联盟”黑产肆虐,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和整个金融行业的合法利益,打击金融领域“灰黑产”已成为行业共识。

不论是广发银行、重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中银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的公众号上,均推送了有关“警惕征信修复骗局”“保护个人征信权益”等内容的相关知识科普。多家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击征信修复黑产是其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中国经营报)

5、蒙商消金获同业拆借资格

据蒙商消费金融官方公众号,公司正式获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资格。蒙商消费金融是全国第17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起初由包商银行控股设立。资料显示,原包银消费金融APP更新为蒙商消费金融APP,自营产品“包你贷”升级为“蒙享金”。在公司成立五周年的大会上,蒙商消费金融公布了2021年业绩。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末,蒙商消费金融累计注册客户达1856万人,放款客户485万人,累计贷款金额435亿元,全年连续12月持续盈利,全年实现7800万元的净利润。

6、金融科技中概股2021年报透视:五大因素驱动营收增长 小微信贷已成“兵家必争”

3月10日,360数科公布财报显示,去年企业营收16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5%;净利润为57.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35%。3月15日,信也科技财报指出,去年促成借款金额1374亿元,同比增长111.1%;全年营收额94.7亿元,同比增长25.2%。3月16日,乐信财报显示,去年促成借款额2138亿,同比增长21%;营收额与利润分别为114亿元人民币与3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195.6%。

信也科技财报显示,去年服务小微企业用户82.6万,促成借款金额270亿,占全年促成交易总额的19.7%。去年,乐信面向小微用户的信用借款业务152亿元;360数科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额度302亿元,且全部是信用贷款,其中首贷户占比达到七成。(21世纪经济报道)

解读: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小微信贷业务规模,对众多金融科技中概股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目前,多数金融科技中概股主要依靠小微客群的以往还款记录作为判断是否放款的主要依据,导致他们面对新小微客户的放贷风控能力相对薄弱。

整理点评/ 消费金融研究团队 吴霜,实习生陈夏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内容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点击底部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